文章详情

大陈文化之垦荒文化2012.9.4

更新时间:2021-02-14 09:04:01

  1955年1月18日,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在张爱萍将军指挥下一举攻克了一江山岛,全歼守敌,这是国共两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战,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、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,当时震动海内外。一江山战役后,驻守大陈岛的国民党部队深知,大势已去,在美军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撤离大陈,并把岛上1.4万余居民悉数带往台湾,将岛上所有物资设施全部焚毁,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,制造了当时震惊中外的“大陈浩劫”。 2月13日,人民解放军从甲午岩上岛,当时岛上一片狼藉,随处可见被国民党破坏后的痕迹。
      1956年1月,在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的号召下,一批又一批青年垦荒队员从温州、台州等地来到了大陈岛,披荆斩棘,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,在岛上垦荒、开发建设大陈岛,历时数十载。四十多年来,在岛上军民和垦荒队员的共同努力下,大陈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      1985年12月,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临大陈慰问垦荒队员,高度评价了大陈人民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,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 “艰苦创业、奋发图强、无私奉献、开拓创新”的大陈岛垦荒精神。
      几十年来,垦荒精神已经深入到大陈的每一寸土地、每一个人心理,时刻激励着人们与时俱进、奋发图强,建设大陈岛更加美好的明天。如今,垦荒精神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,在台州、乃至在浙江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